收缩
  • 服务电话

  • 13925768373
  • 13925767953
  • 13925760773
东莞认证首页 >> 东莞认证新闻 >> 美、德、日提升制造质量做法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美、德、日提升制造质量做法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类型:转贴 | 出处: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8/4/19 11:24:59 | 人气: 5991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一批拥有高质量、大品牌产品企业的强势崛起。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关键短板。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提高供给质量,打造中国质量品牌,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提升质量的做法。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他们都曾在经济关键时期,把质量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总结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可为我国提升制造质量,建设质量强国提供借鉴。让我们来看看美、德、日提升制造质量的主要做法:
一、制度环境上突出立法先行。
美、德、日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都经历过“质量革命”,把质量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常重视立法先行。如美国的立法以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为核心,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签署《质量振兴法案》,在质量法治环境、专业领域立法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使美国产品质量和国家竞争力重回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立法以对环保的极致追求为核心,制定了全球最完备和最详细的法律法规,确定环境保护的标准,迫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先进设备,使德国制造技术与质量全球领先。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提升制造质量成为全民行动,在政府监管、企业管理、社会组织等层面形成日式质量管理模式。
二、政策设计上注重多手段协调配合。
除了制定法律法规,政府通过激励政策、质量技术与理论创新等多种手段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如制定鼓励和规范公平市场竞争行为的一系列法规,加强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设立国家层面的质量奖,美国设立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日本设立戴明奖,不断提高标准,引领质量标杆;将系统理论引入企业管理中,美国的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日本的5S现场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和丰田生产方式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企业的产品流程和质量。
三、政策着力点上重视质量基础建设。
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世界公认的质量基础手段,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较量日趋激烈。计量的基础作用日益显现,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计量才能实现。国际检测认证市场也十分活跃,认证认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2008年以后全球检测认证产业年均增幅达到6%以上。德国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日本充分发挥官方机构、民间团体、企业主体在制定标准和推动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以民间自愿性和企业自主性为主体、政府强制性标准认证为保障的质量体系。
四、行动主体上重在发挥优势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
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企业尤其是知名跨国企业的质量品牌是国家的亮丽名片,美、德、日发达国家注重优势企业的品牌引领和国家质量品牌声誉的宣传和维护,将产品打上国家标签。如德国拥有一大批极具竞争实力的中小企业,被誉为“隐形冠军”,这样的企业为“德国制造”做了很好的宣传。
五、人才建设上强调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拥有数量众多的熟练技工和具有职业精神的制度保障是质量竞争的核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产业工人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如德国实行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的“双轨制”教育模式,成为全球学习的典范;美国高校设立与质量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并有各种质量工程和管理相应的学位,重视质量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德国的工匠精神、日本的匠人精神,都有实实在在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制度做支撑,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中,打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口碑。

本站新闻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769-23154015。

东莞公开课

最新发布